孩子做家务赚取 "工资 "如何?2022-07-26 14:37

——

 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,我儿子对金钱的价值有了更多的认识,他对金钱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。虽然我们给了他一些零花钱,但他不知道如何获得足够的钱(这恐怕是人类的普遍心理),总是试图做一些巧妙的事情来 "创收"。比如,我们让他帮家里买点小东西,他就 "有计划有预谋 "地 "吃回扣":明明是12元的东西,他却报了15元;***妈给他50元去超市买一桶调和油,价格是42元,买回来后,他就装傻充愣,好像剩下的钱都是 "袋里的平安"。

  对于儿子这种公然欺骗的 "走私 "行为,我总觉得不妥。好几次,刚想批评教育他,他老婆却在一旁帮他顶了回去。"算了吧,你又不缺这点钱。儿子大了,口袋里应该有几个零花钱。再说,他又不是帮家里买东西,就当是劳动报酬吧。" 有了母亲的这种态度,儿子就更有底气去 "谋划 "他老人家的钱。我一说他,老婆就护着他,这么一教育,两者相互抵消,效果还真不好。但我心里还是有块心病:儿子的问题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,可能是习惯了他的不诚实,还是不能让他。

  想来想去,这次亲子教育要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:与其说是 "堵",不如说是 "疏"。

  一天晚上,看着儿子刚做完作业,我决定和儿子谈一谈心。"俗话说,不劳而获,你想赚点零花钱,无可厚非,但钱一定要取之有道,只有通过自己的正当劳动,而不是靠作弊才是正确的途径。从今天起,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打工挣钱,怎么样?" 儿子一听,兴奋地问:"怎样才能通过打工挣钱?" 我说:"比如说,你可以利用家里的电脑,帮我打印手写的文章,也是一样的钱。" 我儿子有点尴尬。"我对电脑打字不熟悉,我一分钟打不了十个字。" "那你要努力提高技能,才能赚到钱啊。只要你的技能不断提高,你就能挣到更多的钱。" 我鼓励儿子。

  此后,平时只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儿子开始学习电脑打字。每天做完作业和复习功课后,儿子开始背诵字根,在电脑上操作,有时吃完饭还在背诵单词。我妻子抱怨说:"我儿子的学习这么紧张,你还让他当'打工仔',这都是你的功劳!" 我可不这么认为。"年轻人精力旺盛,多学点东西不累"。儿子自然和我站在同一 "阵营",他反复喊着:"我乐意学,我想学!" 妻子见寡不敌众,也无话可说,她嘟囔了一句:"我看你其实很乐意多挣点钱。"然后就退下了。

 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,儿子的打字水平日渐提高。

  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经常出差。过去,因为没有笔记本电脑,不管有什么东西要写,我一般都是收笔不动。但现在,有了儿子这个坚强的 "后盾",即使出差,我也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写稿子,回来后就把那些潦草的稿子交给儿子,过一段时间,就变成了干净清爽的印刷品。

  从此,我写稿子,儿子打稿子,父子俩兵戎相见,配合无间,我和儿子都很开心。

  一次,我的两位女同事来家里玩,当她们得知儿子在家打工挣钱时,却一致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好:一是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业,二是容易养成孩子斤斤计较的习惯。他们说,儿子给我打工,帮家里做家务是应该的,何必谈报酬呢! 但我坚信,这样做是正确的。在西方发达国家,父母与子女之间,既有亲情的交流,又有市场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,子女帮父母干活,父母给他们相应的报酬,这是很自然的事情。我对我的同事说 "求利是人的天性,也是实现自我发展的最大动力。当孩子们长大了,走向社会,他们将面临市场经济的规律:按劳取酬,公平交易。因此,家长应及早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 "挣钱 "教育,让孩子形成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靠劳动挣钱是天经地义的,劳动技能越高,挣的钱就越多。劳动技能越高,赚的钱就越多。期间,无形的劳动价值转化为实际的使用价值所带来的成就感,给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自豪感。"

  事实证明,儿子在打工挣钱的过程中,心情愉快,心情舒畅,精力充沛,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。

  首先,我儿子的劳动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。平时,我和妻子白天要上班,所以中午在外面吃饭,一家人只在晚饭时聚在一起。这一次,儿子放暑假了,他破天荒地主动承包了家里的晚饭,让辛苦了一天的母亲不再为家务事操心。面对这样一个 "细心 "的好儿子,我自然会给他一些 "阳光下的利润",至于多少,当然要看当天的烹饪水平。在应有回报的激励下,儿子理直气壮地研究菜谱,从不会做饭、不会炒菜到夸下海口,短短一个月就达到了 "三流厨师 "的水平。

  其次,在计算机技术方面,他的进步更是令人瞩目。不久前,在学校举办的电脑打字和制表比赛中,他自称 "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",但还是拿了个亚军回来。

  同时,过去只喜欢数学和科学的他对写作更感兴趣了,因为他经常帮我打草稿,与文字有了更多接触。在打字的时候,他开始对某些术语、描述或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评论。在最近的一次家长会上,我儿子的班主任说,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,以前他的作文成绩是中等偏下的。我为儿子的进步感到高兴,他自豪地告诉母亲,他经常为父亲打字,所以他读得多,即使不会写字也能 "偷师"。几天前,儿子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在《华西都市报》的 "校园版 "上,他回家后,有朋友取笑他。"你的那篇文章,你父亲肯定改过了吧?" "他改了?" 儿子很不服气,他赶紧反驳说:"我告诉你,我爸爸为我改了很多文章。" 听完这话,朋友忍不住笑了。看着逐渐长大成熟的儿子,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喜悦!这就是我的儿子。

  专家点评。在如何对待孩子在家打工挣钱的问题上,有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 "一是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业,二是容易养成孩子斤斤计较的习惯",更何况 "帮家人做家务是天经地义的,还谈什么报酬呢";也有人认为,"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从小对孩子进行'挣钱'教育,让他们形成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的观念。" 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,那么,哪个是错的,哪个是对的?这取决于父母如何把握奖励的尺度。

  在国外,许多家庭通过给孩子付钱来鼓励他们工作。这是否适用于所有家庭?在这个问题上,如果父母能做到赏罚分明,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就像文章中的那位父亲一样,他对这个尺度把握得非常好。当他发现孩子用 "不正当的手段 "来获取金钱时,他没有采取粗暴的态度,而是采取疏导的方式,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挣钱,为他的工作买单。他没有过度溺爱孩子,也没有无休止地奖励他。相反,他明智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,鼓励孩子开发自己的潜力,为自己的工作赢得适当的回报。这种养育方式符合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希望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愿望。给予孩子一定数量的钱作为完成任务的奖励,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,帮助他们树立 "按劳取酬、公平交易 "的观念,让他们知道 "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"。另一方面,帮助他们建立 "按劳取酬和公平交易 "的概念,让他们知道 "没有免费的午餐"。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品味劳动的艰辛和快乐,让他们在付出和接受的过程中学会成长。

  但是,如果家长盲目 "依葫芦画瓢",无论孩子做什么,都要用钱来奖励,甚至无条件地增加补偿金额,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。如果孩子受到金钱的诱惑,就会把本应自觉做的事情(如做作业、自己洗衣服、整理房间等)作为获得报酬的条件,容易形成 "斤斤计较 "的习惯。父母缺乏原则,过分强调物质奖励,无疑增加了孩子对金钱的渴望,使他们对金钱的认识走向极端,认为金钱是万能的,一切都可以用金钱解决。矫枉过正的结果可能使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最终形成金钱至上的意识,成为金钱的奴隶。

 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,关键是要正确使用它。


Copyright © 2007-2021 长沙中信湘雅医院 | 网站地图